基层巡礼

【喜迎党代会·回眸奋进路】物理学院材料党支部:着力打造“三位一体”全国高校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

来源单位:

发布时间:2025-06-12

物理学院材料党支部为教育部第三批高校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支部、“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”,所在光电功能材料教师团队入选“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”“吉林省黄大年式科研团队”。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探索“党支部—学科团队—地方需求”三位一体协同体系,构建“一核双力四强化三融合”工作模式,不断强化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、强化教育工作者初心使命、强化科学家精神传承、强化“党员攻关先锋队”建设,将党的建设与学科发展、人才培养、科技创新、社会服务深度融合。

图1:物理学院材料党支部“一核双力四强化三融合”工作模式

一、高层次人才领航,打造“双带头人”样板支部

材料党支部创新性地将“支部建在PI团队”,充分发挥党建对科研的引领作用,打造坚强战斗堡垒。支部现有党员33名,涵盖中国科学院院士等国家高层次人才14人。由国家级领军人才汤庆鑫同志担任支部书记,形成了以“双带头人”为核心引领、老中青人才梯队融合的组织架构,将党建工作与科研团队建设紧密结合。通过强化顶层设计、健全保障机制、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,形成了政治过硬、运行高效、富有活力的基层“党建+事业”发展格局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贡献了重要力量。

图2:物理学院材料党支部全体党员

二、党建联建协同,推动产教融合与学科发展

党支部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实际,系统谋划党建联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。与长春光机所、应化所、一汽红旗、长光卫星等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签订党建联建协议,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、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、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开展深度交流合作,联合开展党课共建、课题协同、人才培养、社会调研等活动,不断拓展支部党建工作的国际化和行业影响力。同时,支部充分发挥“政产学研用”协同优势,以“党员攻关先锋队”为抓手,发动党员教师和骨干青年参与关键技术攻关、成果转化、产学研融合等任务,着力把党旗插在重大科研项目和企业攻坚最前沿。

图3:举办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—“先进光电功能材料与应用”主题论坛

三、科普贯通服务,创新“幼小初高大”育人模式

依托材料学科优势和党支部资源整合能力,党支部创新构建“幼小初高大”一体化科普教育服务体系。面向长春市及西部偏远地区学校,系统开展科普讲座、实验演示、趣味互动、学科体验等多样活动。针对不同学段学生设计分层内容,如面向中小学生普及基础科学知识,激发科学兴趣,面向高中生和大学生举办实验室开放日、创新大讲堂、学术报告等,搭建学科前沿与青年成长的桥梁。支部每年服务师生和社会群众达数千人次,为推进科学普及、助力创新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图4:党支部教工党员深入中小学校开展科普系列活动

四、攻关创新赋能,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

支部紧密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东北振兴需求,组织“党员攻关先锋队”持续发力柔弹性、可穿戴光电材料、可回收电池循环系统等领域。聚焦关键材料和核心技术瓶颈,承担国家重大/重点项目8项、省部级科研项目22项,支部教师累计发表SCI论文145篇、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5项。部分成果实现转化应用,服务新能源、新材料、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,为地方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
图5:党支部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东北振兴需求实现成果转化应用

五、坚守立德树人使命,完善全链条育人体系

党支部坚守立德树人初心,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教学、科研、服务全过程。支部设立“97关爱”“圆梦2000”奖助学基金,发动党员为家庭突遭变故学生捐款12万余元,倡导党员教师和骨干学生积极参与以科普为特色的社会服务实践,将服务他人、奉献社会、发展自我有机结合。聚焦促进学生更高质量就业,持续深化“访企拓岗”专项行动,主动对接行业企业需求,开展学生实习实践、岗位调研、产教对接,搭建了覆盖高水平学科团队、高质量企事业单位、全学段学生的就业实践育人平台,为地方和行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。

图6:党支部举办科普作品展暨实验室开放日活动

目前,物理学院材料党支部依托高水平创新团队,探索形成了以“双带头人”引领、多元联建为抓手、协同创新育人为特色、科技攻关为动力、关爱服务为保障的党建工作模式,有效实现了党建与学科、人才、产业、社会的深度联动,相关经验入选高校教师党支部服务“强国行”专项行动的示范案例。下一步,党支部将不断激发“双带头人”的“头雁”效应,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、服务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、服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贡献更大力量。

初审:徐萌

复审:武昕

终审:沈迪